專屬客服號
微信訂閱號
全面提升數據價值
賦能業務提質增效
近日,《成都市軟件產業生態圈發展研究報告》在成都發布。《報告》顯示,2017年成都軟件產業規模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,同比增長率高于北京、上海。同時,系統梳理并總結了成都軟件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特點及問題。
《報告》顯示,目前成都軟件產業生態圈主要呈現出五個特點,分別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、行業優勢基本形成、軟件人才高度匯聚、基礎設施持續領先、軟件園區的載體不斷地完善等。然而,其存在的產業規模偏小、扶持力度偏小,產業結構失衡、人才結構失衡,核心競爭力不足、資本市場的活力不足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下一步的發展。
《報告》主要撰寫者、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周世杰指出,與北京、深圳、杭州等其城市的軟件產業發展相比,成都的業態發展雖取得了很大的進步,但差距仍明顯。他建議,下一步,成都要做好軟件人才引育工程和實施資本市場引領工程,實施軟件產業新政,加大對嵌入式軟件企業的扶持,降低企業稅負,優化軟件產業結構等。
近年來,我國陸續出臺了《中國制造2025》、《“互聯網+”行動計劃》、《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》、《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(2016-2020)》、《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》等國家戰略方針政策,對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面對新的國家戰略和四川省新的“5+1”產業布局,通過大力發展軟件產業助推成都市的產業升級、經濟結構轉型、新經濟發展,是成都作為全國第三個“軟件名城”面臨的重要任務。為此,本研究報告基于軟件產業生態圈與軟件產業集群波特理論,對成都市軟件業生態圈發展現狀、特點及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總結,并提出了未來成都市軟件產業發展的相關建議。
2017年,成都市軟件服務業營業收入為3544.5億元。與其他城市相比,一方面成都市軟件產業規模絕對值上仍與一線城市差距較大(如北京、上海是成都的2倍多),但另一方面也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,同比增長率17.3%高于北京(13.9%)、上海(12.9%)。
軟件業務收入構成可分為軟件產品收入、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和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三部分。從軟件產品收入來看,成都市目前位居前列,甚至超過絕大多數城市。但是,信息技術服務收入偏少;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過少,在軟件業務總收入中的占比也最低。因此,在“中國制造”的大背景下亟待加強信息技術服務和嵌入式系統軟件的支持力度。
人才結構方面,2017年成都市納入行業統計的軟件服務企業共有從業人員約29.4萬人。其中,高層管理人員約2.7萬人,占總數的9.2%;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有3.0萬人,占總數的10.3%。與其他城市相比,成都市在對高層次領軍人才育引的政策和措施相對欠缺,缺少有針對性的人才政策。
成都市軟件產業生態圈發展的特點為產業規模持續增長、行業優勢基本形成、軟件人才高度匯聚、基礎設施持續領先、園區載體不斷完善。
成都市軟件產業生態圈存在的問題:從總體來看,成都市軟件產業生態圈存在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兩個偏小、兩個失衡和兩個不足,即產業規模和政策扶持力度偏小、產業結構和人才結構失衡、核心競爭力和資本市場活力不足。即產業規模偏小、扶持力度偏小、產業結構失衡、人才結構失衡、核心競爭力不足、資本市場活力不足。
要重視產業6大不足
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周世杰解讀了《成都市軟件產業生態圈發展研究報告》,從生態圈中的經濟系統、社會系統、自然環境系統這三個方面來分析,圍繞各城市軟件產業現狀,尤其是深圳、杭州等城市相對比,指明了成都市軟件產業特點及存在的主要問題。
報告肯定了成都軟件產業的成長,并指出了成都市軟件產業生態圈5大特點。一是產業規模持續增長。2017年,成都市軟件服務業營業收入為3544.5億元,保持了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,同比增長率17.3%高于北京(13.9%)、上海(12.9%)。
實際上,從2010年到2017年這7年時間中,成都市的軟件產業規模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,長時間保持增長是很不容易的。成都的龍頭企業很少,多是一些比較小的軟件企業,能夠在這種情況下長時間保持高速度增長的話,應該說在全國是比較領先的。
二是成都軟件行業優勢基本形成,在游戲、健康、生物醫藥等方面具有研發優勢,在2017年,成都就有75家營業收入100萬以上游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1.6億元。
此外,成都軟件產業生態圈還有軟件人才高度匯聚、基礎設施持續領先、園區載體不斷完善等特點。
但應該看到,成都軟件產業生態圈存在的問題包括,產業規模和政策扶持力度偏小,產業結構和人才結構失衡,核心競爭力和資本市場活力不足。
成都市軟件業務收入2017年為2665億元,相比之下,深圳為5555.7億元,杭州為3542.3億元。
軟件業務收入包括哪些呢?軟件產品收入、信息技術服務收入、嵌入式系統軟件收入是三大部分。成都后兩者的收入屬于偏少和過少。2017年成都市嵌入式系統軟件營收僅占整個軟件業務總收入的2.3%,軟件產業生態價值鏈的高端占比太小了。在中國制造的大背景下,亟待加強信息技術服務和嵌入式系統軟件的支持力度。
財政支持方面,成都市財政稅收政策與多數城市處于同等水平,2017年減免稅額約40億元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杭州近5年為軟件企業年均退稅達到了200億元的水平,遠遠超過其他城市。
報告提出了13項建議,其中包括深挖城南已有園區的產業增值點,嚴格控制新增產業帶動不強的園區,擴展天府軟件園等專業園區的品牌輸出與覆蓋面,加快各園區的鏈接集聚;
充分利用成都市“東進”戰略的政策優勢,依托天府軟件園已有的成功管理經驗,在高新東區新建數倍于現有天府軟件園的城東軟件園,打造“成都軟件谷”,拓展工業軟件、醫療健康軟件、游戲軟件等新興軟件服務業,發展和培育智能經濟、數字經濟等新型軟件業態;
借鑒杭州等城市關于軟件產業財稅扶持的先進做法,出臺成都市軟件企業退稅新制度,進一步降低中小型軟件企業的賦稅率,加大對軟件企業的獎勵力度,營造更好的產業生態;
設立軟件產業基金,帶動資本市場對成都市乃至四川省中小型軟件企業(尤其是新經濟領域的涉軟企業)的關注熱度、支持力度和投資強度等。
精彩觀點:
人工智能要素引入到軟件開發
這一活動聚齊了包括火炬中心、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軟件行業相關政府部門;中關村、浦東、西安、福州、杭州等各地軟件園區負責人;北京交通大學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、天津大學、四川大學、北大光華管理學院、電子科技大學等院校的計算機或軟件學院院長;風際游戲,西緯科技,精位科技等企業在內的國內軟件產業生態各圈層代表,大家就軟件產業的行業特色進行了多輪思維碰撞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認為,區塊鏈存在三元悖論,其可擴展性、分布式和安全性不可兼得,最多能做好其中兩方面。新一代區塊鏈技術是在這三者里尋優,誰尋優尋得好,誰的技術就是好的。而區塊鏈技術是互聯網、密碼學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各類技術的融合劑,對從業者的數學能力與密碼學能力要求很高。
文思海輝首席市場官張東蔚認為,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戰略。文思海輝將助力成都打造科技金融之都,具體來說有三個具體措施,一是技術引進+渠道合作+開放場景,以國際金融實驗室助力成都打造國際金融試驗區,二是建立普惠金融信用平臺,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,三是金融智能化,推出全國第一家無人銀行等。
脈脈商業戰略聯合創始人王倩表示,脈脈注冊用戶數超過5000萬,月內容瀏覽量達5億,人均在線時長約23分鐘。目前脈脈正在基于人脈Profile,提供面向企業的解決方案,包括招聘、精準營銷、數據提供等。
科大訊飛智能硬件平臺總經理張陳表示,人工智能應該順應人類的感覺器官,人類90%的信息輸出依靠語言,80%的信息輸入依靠視覺,所以基于視覺呈現的語音交互是未來人工智能發展方向。
錘子科技副總裁陳飛良認為,4G發展面臨三大挑戰,一是流量和連接數的增長,超出4G容量能力,二是應用場景對移動網絡的時延和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,三是新業務越來越高的速率要求,4G難以承載。3G到4G的發展,間接催生強化了直播、視頻、移動互聯網等新產業機會,而5G的出現,將導致生活方式、社會連接方式發生改變,再次催生出嶄新產業,比如自動駕駛、VR等。
請完善以下信息,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,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