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屬客服號
微信訂閱號
全面提升數據價值
賦能業務提質增效
摘要:子宮頸癌(cervical cancer)又被稱為宮頸癌,是經常發生于女性群體的惡性腫瘤,它與其它惡性腫瘤的特殊之處在于是一明確病因的惡性腫瘤。宮頸癌的發病率較高,僅次于乳腺癌,是婦科第二高發的癌癥。近年來,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,宮頸癌的發病率已在發達國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,但是醫療條件較差的發展中國家宮頸癌的發病率仍居高不下。本文重點介紹宮頸癌的致病因素、轉移途徑及其預防方式。
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。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全球范圍內,平均每分鐘就有一例新發病例,每兩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宮頸癌。我國的宮頸癌患者大概有40萬,每年新增13.5萬,同比增長率高達33.75%。發病年齡一般在18歲以上,多出現在40歲以上,近幾年我國宮頸癌的發展趨勢越來越趨向于年輕化,這與人的性生活過早、多次流產、多次生產等因素有關。
宮頸癌的致病因素
宮頸癌致病因素目前已經非常明確,臨床公認乳頭狀瘤病毒(HPV)是導致宮頸癌和宮頸病變的“元兇”。目前已經發現的乳頭狀瘤病毒(HPV)有200多種,其中可感染女性生殖器及周邊皮膚的40多種又被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,導致宮頸癌病變的主要是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,約有90%以上的宮頸癌患者都是高危型HPV病毒持續感染原因造成的,包括HPV16、HPV18等。低危型HPV病毒包括HPV6、HPV11等,與生殖器疣(尖銳濕疣)等有關。
生物學的因素也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因素之一,當宮頸有衣原體、支原體、淋病、霉菌梅毒等病毒感染共同作用的時候,人體的免疫力就容易更低,更容易發生癌變。還有個體免疫缺陷的原因,遺傳家族中比較容易感染這種病,且不容易清除這種病毒。
除了以上因素導致宮頸癌病變外,還有個人性行為方面的因素,譬如性混亂、多性行為及性生活不衛生等問題。
宮頸癌的轉移途徑
宮頸癌的轉移途徑分為直接蔓延、淋巴轉移、血行轉移。其中最常見的轉移途徑是直接蔓延,最少見的是血行轉移。宮頸癌的直接蔓延是腫瘤組織的局部浸潤,腫瘤組織恣意生長不受控制,并侵犯鄰近器官和組織的過程。宮頸癌的直接蔓延常會累及人體子宮頸旁和陰道旁組織、陰道壁、輸尿管等。淋巴轉移作為宮頸癌主要的轉移途徑,是癌灶局部浸潤后入侵淋巴管后在淋巴管內和淋巴結擴散的過程。由于淋巴系統遍布全身,在做清除工作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,所以在伴有淋巴轉移的宮頸癌一般預防和治療效果都比較差。而在宮頸癌的轉移中,血行轉移就極少見了,一般會出現在宮頸癌晚期,可轉移到肝、肺、腦和骨骼等較遠的器官。
宮頸癌的發病機制和發病原因都是比較明確的,所以我們可以提前進行很好的預防。隨著醫學的發展,子宮頸癌的篩查方法也較為完善,高發年齡段的女性可以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的篩查,較早發現,及時治療。
預防宮頸癌的方式
宮頸癌對于女性朋友來講有極大的健康和生命威脅,因此,宮頸癌的預防方法就成為女性朋友最關心的事情。
宮頸癌的預防包括兩個級別,其中一級預防為HPV疫苗注射,二級預防為宮頸癌篩查。一級預防可以通過注射HPV疫苗,將宮頸癌的源頭扼殺在搖籃中,從源頭上控制其病變。但是預防性的HPV疫苗并不完全能清除乳頭狀瘤病毒,也不能完全覆蓋HPV的所有類型,所以即便注射了HPV疫苗也需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。
目前我國批準上市的HPV疫苗主要有二價、四價和九價等疫苗,疫苗介紹如表1所示。疫苗的價數越高,HPV病毒覆蓋面越廣。
表1 HPV預防性疫苗介紹
(資料來源:丁香園)
二級預防為宮頸癌篩查,目前篩查手段主要包括宮頸細胞學檢查(如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:TCT,Thinprep Cytologic Test)和HPV檢測。
總結
綜上所述,宮頸癌雖然是婦科第二高發的癌癥,但其病因和機理已經非常明確,只要廣大女性朋友認真對待、及時預防和篩查,并不會讓其成為自己健康的“噩夢”。目前針對HPV病毒感染并沒有循證醫學證明的特效藥,所以預防就顯的尤為重要,目前我國批準的預防性的HPV疫苗基本可以覆蓋所有的宮頸癌類型,但完全覆蓋還需給予科研人員足夠的研發時間。
本文為我公司原創,歡迎轉載,轉載請標明出處,違者必究!
請完善以下信息,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,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
評論